两个“地产老王”都可以在70岁的光景卷土重来,地产中年人,你在怕什么?
地产圈有两个著名的老王,没人会搞错,就是万科的缔造者王石和万达的老板王健林。这是两个统治力极强的男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各自领导下单企业也都争气,分别代表着大开发时代住宅和商业地产的行业标杆。当然,后来发生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这两个老王先后遭遇了人生中最严峻的挑战,一个是差点被“门口的野蛮人”逼宫出局,另一个则是被迫“壮士断腕”紧急割肉求生,在当时整个行业还处于热火朝天之时,两个老大的窘境不免会让人有“英雄暮年”的感慨。再往后,一个真的过起了退休生活,另一个则在不断的颠沛流离中投靠了国资,人也低调了许多。
原本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长江水后浪拍前浪,历史的舞台该是一拨新人换旧人。没想到最近几乎同时听到了他俩的新消息(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俩新公司的新动态,人并没有出现在聚光灯下),王石是发起了一个名为“深石收购企业有限公司”的SPAC公司,拟投资标的为把握脱碳经济的绿色科技(包含地产科技、电动汽车、物联网等);王健林的万达则是传出接连接盘鑫苑、建业等房企的商业项目运营权,以轻资产模式再出发的万达此时化身拯救深陷存量资产泥潭的同行们的白衣骑士,上市在即,王者即将归来。
就在两位处于70岁关口的老人重新焕发新生之时,地产行业里的后浪们都过的怎么样呢?我有个朋友是闽系地产商里的一个销售骨干,这些年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坐上了高管的位置,没想到债务风暴来的如此猛烈,他换过的几家地产商都难逃厄运,只能被迫离职。他也想过借助自己积累的人脉和团队创业来做渠道,但只要他还在福建,就躲不开这些爆雷的地产商,自问天大的本事也是没法给购房人以信心,只好作罢。他来问我未来应该怎么办,我说要是不想转行的话可能得换个地方,要做好重头再来的准备,要么就得想想自己真正的长项在什么地方,真是营销高手的话,不卖房子应该还是可以有很多选择。
昨天还看到了一篇《那个43岁去开面馆的地产中年》,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校毕业进央企的高材生,在换了六家企业之后,最后是被一纸裁员公告结束了职业生涯。文中写到“他最高职位曾做到了某大型民企城市副总兼项目总,年薪税后80多万,有专车,见的都是局级以上的领导”,失业后他曾密集接触了一批朋友(包括猎头),发现他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只能降薪降职,还未必能干的过更年轻的人。最终他选择开了一家面馆,过上了起早贪黑养家糊口的日子。这篇看的蛮有感触的,我有朋友也是从地产高管的位置上辞职创业开的餐馆,只不过并不是被迫,而是处于自己的兴趣,现在开的有声有色,已经是一家网红店老板,昨天还在私信教我怎么抓住流量红利开抖音。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看起来结果都一样,但真的完全不同。
我跟我的朋友是这么分析的:要不要转行是要看你准备干什么,有些事情是明显下行,就不要指望靠个人能力可以力挽狂澜。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一直是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判断,一种认为就是制造业(以从前的王石为典型代表),就是要靠工业化的思维不断降本增效;另一种则认为终将走向服务业,以满足人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出发,可以提供除了房子以外的各种服务。显然,一个是以产品为中心,一个是人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就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就会把人工具化,只能吃青春饭,压榨干了人也就没有价值了;以人为中心,客户关系以及维持客户关系的能力和办法就是最有价值的,这个时候一切就是基于人的需求出发,越老练越有价值。做销售的也要看你卖的是房子还是服务,真正能赢的客户信任的,房子卖完还能做朋友的,你就不用担心失业,不卖房子还有大量的东西可卖。没看到吗,如今的中国首富就是个卖水的。
你再看这两个老王的再出发,王石的班底彰显着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好人脉,王健林在做的也早就不是房子而是商管能力,不约而同他们都走向了服务。现在明白了吧,王健林在痛下决心转型时为何说“一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有”?就是因为不如此就无法摆脱路径依赖,就永远无法把重心从产品转向人,就永远只能做制造业,而进不了服务业的门。
经过这场变本加厉的疫情,地球人都知道“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时代就这么简单粗暴的翻篇了,过去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像两个老王一样可以卷土重来的,甚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开一家面馆来维持生计,一觉起来很多人会发现公司都没了,随时都可能无家可归。
日子总要过下去,地产中年人,想好自己要干什么了吗?